-
视频加载中...
齐鲁网·闪电新闻6月13日讯 6月13日上午,济宁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在济宁市文化馆启动。

本届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的主题是,“让文物焕发新活力、绽放新光彩”,“融入现代生活——非遗正青春”,济宁市推出“文脉济宁 圣地华章”济宁市文物考古成果展、“古建遗韵 千秋故事”济宁银行杯古建筑摄影展、琴韵匠心——刘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专题展、文物保护法培训讲座、非遗集市等,联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办《馆藏精品文物展》《济宁革命军事展》进校园活动,各县(市、区)同步举办各类活动60余项,全面展示济宁市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效,着力营造“人人关心、人人支持、人人参与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浓厚氛围,全力为济宁市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赋能增势。

近年来,济宁全市文旅系统坚持守正创新、锐意进取,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、亮点纷呈。文化遗产保护呈现新气象。在全国率先开展古建筑预防性保护,实施260余个文保项目,争取省级以上文保资金数量连年居全省第一,多次承办国家级重大会议活动,文物普查工作获省领导批示肯定。文化遗产传承展现新作为。累计培育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个、省级102个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5名、省级64名,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家、省级6家,相关经验被文旅部简报刊发推广。文化遗产利用实现新突破。15家博物馆提档晋级、数量全省第一,曲阜成功创建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,“孔府过大年 地道中国味”非遗之旅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,三孔景区上榜全国优秀文化遗产旅游案例,《大哉孔子》等展览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。

下一步,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立足新征程,展现新担当,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,全面提升法治化、制度化、科学化保护水平,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公园,大力度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、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,全方位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特色化打造非遗工坊,加快建设“博物馆之城”,持续推动三孔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、尼山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,全面提升儒家文物主题游径知名度,打造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新标杆。
闪电新闻记者 贾鑫 通讯员 高震 报道
举报
